学术科研

国土空间规划省市县三级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相关专题要点探讨总结

发布时间:2020-07-28 来源: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中心 作者:

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中心

山西是文化大省,历史文化遗产数量多、山川地形独具特色,自然与文化交互影响,又在人类社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沉积着各类活动的痕迹,逐渐有了很多文化名片,黄河、长城、太行、佛教、晋商、古堡……

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更加追求用地集约高效、空间高品独特,城市文化作为一种与生俱来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被广泛用于区域魅力空间的营造、城市文化特质的培育、新兴文化产业的引导等角度研究。自去年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初始,我院以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为领衔,同步联动开展编制市级、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及相关专题研究,三级规划有效传导通道建立、基础良好。前日,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中心集结院内《山西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专题研究》《晋中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与城市风貌塑造研究》《寿阳县文态空间保护利用研究》《祁县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榆社县历史文化保护与特色风貌塑造研究》三级五个项目,形成“全省--晋中市--晋中三县”三级行政单元下历史文化保护相关专题研究的对比研讨,以期明确不同层级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要点和空间传导的有效路径,真正实现为本级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支撑的作用。言短意长,结文补憾,总结如下: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


文化,在人的活动中升华而成,又影响着人的思维、决策、审美、行动等方方面面,国家名城保护体系建立以来,很长时间规划师们更多关注物质空间的遗产,近些年,文化遗产保护与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多有融合,保护利用的范围和思路明显拓展,同时更趋科学和可持续。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研究区域空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目的,以下四点尤为重要:

7.jpg

各级指南解析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明确提出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重大问题的研究。

2.4 专题研究

各地可结合实际,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重大问题研究,如……空间利用效率和品质提升、……历史文化传承和景观风貌塑造……”

在资源要素保护与利用章节中指出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保护利用研究要点。

3.3.2 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

落实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系统建立包括国家文化公园、世界遗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地下文物埋藏区、水下文物保护区等在内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编撰名录。全面评价山脉、 森林、河流、湖泊、草原、沙漠、海域等自然景观资源,保护自然特征和审美价值。构建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网络,统一纳入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梳理各种涉及保护和利用的空间管控要求,制定区域整体保护措施,延续历史文脉,突出地方特色,做好保护、传承、利用。”

提出“省级国土空间规划通过分区传导、底线管控、控制指标、名录管理、政策要求等方式,对市县级规划编制提出指导约束要求。”

可见省级层面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研究,重在落实国家战略、明确本省资源特色、制定区域整体保护措施、提出发展利用的空间格局,通过政策要求、指标控制等手段向下传导。

《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要求“研究自然山水和人居环境的空间特色、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空间形态和品质改善的问题”,“识别和发掘本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存,塑造具有本地特色和优势的魅力空间。”“划定包括城市紫线在内的各类历史文化保护线。对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制定区域整体保护措施。”

可见市级层面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研究,注重塑造区域魅力空间、彰显城市特色,同时更要做好上承下达,落实省级政策要求、再以区域整体保护措施和指标控制等手段向县级传导。

县级国土空间规划虽然没有明确指南出台,但参考《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可以确定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研究中,应当承接上级政策措施,进一步细化落实保护区范围和保护内容,做实底线管控。

8.jpg

根据对指南的解析,结合实际项目经验,省市县三级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研究只要逻辑定位明确、研究要点全面、各级深度把握准确,都可以将本级历史文化资源本身及产生的相关影响作出明晰梳理。以下选取全省、晋中市、平遥县为例,说明在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研究中三级传导的途径和表达方式。


示范案例

◆《山西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专题研究》

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研究,是全省遗产保护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担负着研究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历史文化资源要素文化价值特色、空间贡献定位、保护利用格局的职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措施和发展策略,统领全省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总思路和总纲,通过具体实施政策向市县逐层传导。

1.jpg

传导的途径主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指标控制进行。其中政策引导有划定省级文化绿道、省级魅力区;指标控制则由历史文化保护红线指标逐层下放实现传导。例如省级研究中与晋中市相关区域曾划定省级魅力区,命名为“雁起汾河、晋商古城”,发展定位为:打造山西省中部高质量自然文化综合魅力发展区,以汾河流域河流湿地生态基础为本底,以汾河沿线的历史文化名城为物质载体,综合展现汾河流域静阔祥和的“母亲河”文化特质和商贸金融文化、大院建筑文化、饮食民俗文化、传统农耕文化等。实际对晋中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产生的传导应当为以下三项:魅力区范围、定位;历史文化保护红线指标分解下放;魅力空间用地指标分解下放。

3.jpg

◆《晋中市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与城市风貌塑造研究》

晋中市域范围涵盖交通农耕等条件较好的太原盆地、黄土覆盖层较厚的丘陵山区和太行山区,地貌类型丰富,也是山西省历史文化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全省12座历史文化名城,晋中市就纳入4座,有清一代的山西商业繁荣乃至晚清票号业的诞生兴亡都让晋中市留下了许多无可替代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更有近代实业救国、当代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物质和精神遗存。在市级历史文化研究中,首先应当找准本级在全省保护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在更加详尽、名类众多的资源中明确主要特色,建立能够协调全市保护利用的空间体系,以操作实践为目标向各县传导。

微信图片_20200804093634.jpg

在承接省级魅力区定位的同时,梳理并分析市域资源特点,打破县级边界,以村为单位划定资源集中连片区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同时以现状为基础进行历史文化保护红线指标的分配下放和魅力空间用地指标的分配下放。 

5.jpg

◆《平遥县历史文化遗产体系保护与“魅力平遥”塑造研究》

平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平遥古城、双林寺、镇国寺世界文化遗产,全县分布一千余处文保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因封建时代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而保留有城乡互动的遗产体系,是我省历史文化遗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

在县级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研究中,除深入挖掘平遥历史文化资源的脉络,进一步将文化遗产和文化现象与自然资源、大地景观、经济规律、社会阶段、价值认知等进行关联,寻找平遥在世界瞩目下快速发展三十余年后继续突破的保护发展路径,更应在本次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之下,承接省市区域职能,将保护发展落实在空间范畴内,为历史文化资源的高标准保护、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城乡人居高品质提升、空间管理高效率优化提供支撑。

其中,最需落实的传导和有效的空间政策就是底线管控和县级魅力空间的划定。包括历史文化保护红线魅力空间用地指标两个方面。

历史文化保护红线包括现状红线和规划红线两部分,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的核心保护区范围和历史建筑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为现状红线,预备历史建筑、存境和发展条件较好的古村落等可在本次规划中直接划定保护红线,共同组成县级历史文化底线管控的对象。

2.jpg

魅力空间用地指标,则用于落实市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指引下的县级魅力空间,以一定量用地指标保证魅力空间的塑造,包括落位指标和预留指标两种形式。 

40.jpg

总结


省市县三级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研究,关键在于把握各级的研究深度,再把各级深度通过适当的空间形态和控制指标逐级向下传导,当然这个过程必定少不了“一张图”建设中自下而上的反馈。省级负责落实国家战略、制定本省发展格局,市级负责落实省级定位、协调本市发展体系,县级负责落实底线管控、划实魅力空间,通过“省级魅力区——市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县级魅力空间+各类保护范围”的方式实现三级空间传导和魅力用地指标下放。

本文存在一个较为理想的前提,即全省各级共同认同历史文化保护红线的管控和魅力空间用地指标的备列。山西省是历史文化大省,在资源型经济转型、文旅产业发展、特色风貌塑造等方面,都应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给予高度关注。规划尚未完成,传导的建立还需进一步反馈和完善,专项研究有责任提出更有利于发展和管控的建议。

此外,在实践过程中,可见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类研究题目不尽相同,尤其县级更加明显。各县倾向于解决的问题侧重不同,但研究的要点不应缺项,虽为专题,切指南、重传导才能真正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提供空间指向和文化支撑。


扫一扫,关注我们